移民在澳爲何找不到好工移民資訊作?雇主用“澳洲經驗”擋人
中国侨网11月24日电 据澳洲新闻网报道,数日前,一篇报告发现西澳移民中有一半以上的人從事的工作,技術含量低于他們移民之前。該研究的作者建議,如果有這麽多人才被“浪費”,那麽州府最好減少接收移民。
近日發布的《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才浪費:最大限度地提高技術移民群體健康狀況》報告調查了508名西澳技術移民,53.1%的人表示,他們在這裏從事的工作,技術含量比移民前要低。
教育和培训厅长艾乐丽(Sue Ellery)说,麦高文政府承认,投資移民,由于一些持續存在的問題,西澳移民在就業時面臨“挑戰”,其中包括西澳雇主固有的不願聘用技術移民的問題。
她說:“麥高文政府承認技術移民在西澳尋找就業機會時可能面臨挑戰,護照移民,包括英語能力,在澳大利亞職場的經驗以及海外學曆和技能能否獲得認可。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求職也充滿挑戰。”
但报告的主要作者,国际卫生教授丹塔斯(Jaya Dantas)说,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可能是重新考虑西澳移民摄入量的时候了。
移民面臨的挑戰不僅僅是培訓——問題似乎是雇主把“缺乏澳大利亞經驗”作爲拒絕雇傭移民的理由。
艾樂麗表示,西澳政府盡力支持現有的當地移民,包括爲新來乍到的技術移民提供一系列支持、信息和轉介服務。她說:“這包括轉介政府和非政府服務,包括英語語言課程,以協助移民及其家人在西澳落戶。”
丹塔斯博士承認有這些服務可用,但是質疑西澳移民實際上能否負擔得起這些服務。
西澳職教學院(TAFE)的留學生英文強化課程(ELICOS)課程每周收費300元,沒有報名費。此外,如果移民持學生簽證,還必須在學生簽證期間購買強制性海外學生健康保險。
丹塔斯博士說,雖然政府可以繼續提供支持和過渡服務,但是如果移民負擔不起,或者沒有意識到有這些服務可用,它們就沒有多大用處。
在一起個案中,一名不願具名的受訪者表示,國與國之間的資格轉移存在明顯問題。“在澳大利亞,我找不到工作,因爲在這裏,想成爲電線工有一個制度……我沒有配電三級證書,但要取得配電三級證書,我需要先有工作,如果沒有工作,我就拿不到證書,但沒有證書我又找不到工作,這是一個問題。”
另一個人說:“我有碩士學位,有科研經驗,但他們要求有‘澳大利亞經驗’。”
丹塔斯博士說這種情況很常見。她說:“盡管他們的學曆獲得承認,也與澳大利亞學曆相當,但雇主可能不認可——技術移民通常得支付高額費用重新取得原有的學曆,或取得新學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