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资讯李剑芒析移民者的心态 为孩子、为生活、为财产
網易教育訊 據先驅報報道,大陸華人向外移民早已经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潮流。这股潮流造成传统的移民國家;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受到巨大的压力。香港报纸透露,加拿大移民局的擠壓案例按照現有處理速度要等五年,造成加拿大投資移民門檻加倍。
欧洲不是移民國家,但近年来向欧洲的间接性移民开始越来越猛。欧洲很多国家都有基于人道主义原则的入籍法律;即一些欧洲国家(如荷兰)允许那些长期在在其国家工作的外国人加入其国籍。荷兰的入籍法律是连续在荷兰居住五年以上,对荷兰文化有基本的了解(通过一个叫A2的考试),就可以有权利申请加入荷兰籍。所谓间接移民就是首先创造一个在荷兰合法工作的机遇,通过这个机遇在荷兰工作五年,最终实现移民荷兰的目的。
移民者的移民心態,估計與移民美加澳的大陸移民心態一樣。我先後接觸過的有移民傾向的人們有二百人左右。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移民動機(當然也不排除人們隱藏自己的真正動機)。根據與這些潛在移民者的接觸,我大概總結出如下幾種動機;1.爲了孩子,2.爲了生活,3.爲了財産。
絕大多數人,當問到爲什麽要移民時都提到孩子的問題。這是華人的特點;我們有時候並不太介意自己的處境,但非常在意孩子的將來。爲了孩子有一個好的將來,我們往往不計代價的投資。當然,也許這是華人認爲最容易說的理由。當問到到底爲了孩子什麽?人們有時就比較糊塗了。
有一位北京的朋友說的比較好;劍芒,我兒子從幼兒園到高中,一路都是上的最好的學校。但有一件事我很震動;小學的時候,我們全家出去旅遊,回來我讓孩子寫一篇作文,描述這次旅遊。孩子寫了一篇。去年我們出去旅遊後回來,我讓孩子同樣寫一篇作文,他居然寫不出來。我拎著那篇作文問孩子:這是你小學二年級寫的,你現在高一了,咋寫不出來了呢?
中國的應試教育確實很傷害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荷蘭上大學無需高考,這個對這些家長很有吸引力。我對這些家長比較側重介紹荷蘭的教育系統。聽後,護照移民,大部分人認同;這才是他們認同的教育方式。
其次,人們希望移民能給自己帶來更好的生活。這個面比較寬;中國人一直把西方作爲向往的地方,認爲那裏有優美的生活環境;這裏到底啥是優美,每個人與每個人的定義不一樣。有人認爲物質生活水平高是優美,有人認爲人文環境文明是優美,有人來的簡單:自由,追求自由,追求公民權。
麗江一位朋友說;我每天回到家都要花一個小時坐禅。目的就是把一天中發生的汙穢物在腦子裏清除出去。深圳一位朋友說的更直接,他說:劍芒,如果是物質生活,咱絕對不比你荷蘭人生活的差,很可能更好。在中國有錢就是大爺,我啥都可以買到。你荷蘭人買不到的我也買得到。我住的房子也比荷蘭人住的大。可我不能一天到晚24小時呆在自己家裏呀!每次我出去,回到家都是一肚子的氣。人的素質太差,護照移民,環境太差,這個玩意我逃不掉啊!
海一位朋友的追求顯然是另一種;他說:劍芒,你不用做其它什麽廣告,你就打出一個廣告就夠了:“李劍芒帶你獲得公民權”,對他來說,除了自由別的都不值得追求。北京的朋友似乎對自由和權力的要求也很大。整體來說一線城市的客戶多顯示出追求的人文層次比較高。
還有一個動機,說的人不多,但我感到確實是動機之一,而且可能是很強的動機。那就是保護財産。這方面主要是中國政府造成的。中國政府至今沒有給富人財産安全的意識。薄熙來在重慶對企業家的胡來和殘忍使得這些富人更怕了。在西方,富人關于財産在各個國家選擇主要是從稅是角度考慮,但對中國人還說遠沒到那個層次,中國人想的還在:“如何保護我的財産永遠屬于我”。
一個北京的富有朋友說:我每天早上起床,看看我屏幕上的財産。挺長的一流數字,後面寫著我的名字。可我問我自己:明天那個名字還是我嗎?劍芒,我沒有答案,我他媽的沒有答案啊!當然我沒好意問,那些財産是不是合法。反過來說90%的企業沒有按照稅收法納稅,僅僅憑借著一條,90%的富人的財産都有問題。他們能不怕嗎?
關于爲什麽來荷蘭,這裏大家都沒有什麽想法。很多人甚至在見我的時候對荷蘭一無所知。我個人成了荷蘭文化大使,不停地向中國人灌輸荷蘭是一個什麽概念。除了博客,微博,我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場合(如燕山大講堂,成都名博古城行等)宣傳荷蘭的自由思想和共和國概念。我的論調基本上:荷蘭是地球上最自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