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创业移民中国申请者被拒较多 政策修改将至
中国侨网5月2日电 据新西兰天维网报道,新西兰移民部長確認創業工簽政策將進行調整。
此前媒體多次報道,新西蘭創業移民政策,已經形同虛設。大多數人按照新西蘭規則玩,一樣被玩死。去年底已了解到,創業移民這條路不好走,是公開的事實。
當時新西蘭移民局透露,創業移民的工簽拒簽率已達80%,居民簽證的拒簽也達一半(2017年底統計)。
爲何是兩個數據呢?因爲新西蘭創業移民是針對那些想在新西蘭做生意的創業者。一般需要先申請創業移民工簽,然後來新西蘭生意滿2年後,再申請創業移民的居民簽證。近年來,不少華人是走這條路移民新西蘭。
當時移民局開了一個會,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包括企業家簽證類別中,存在高拒簽率現象。
按照移民局提供的數字推算,80%的工簽拒簽率意味著每10個創業移民申請人有2個可以拿到工簽,而創業後的居民簽證拒簽率爲50%,意味著這2個人只有1個人能夠拿到PR。
這就等于每10家人申請創業移民,只有1家人能夠最後成功。
另外移民局也特別提到,中國加強外彙管制後對創業移民資金轉移帶來的影響,及部分2013/14年度獲得創業工簽或長期商務簽證的申請人,其後申請居民簽證失敗的原因。
卡死最多的是中國申請人
接着我们了解到,创业移民这条路上,卡死最多的是中國申請人。
雖然我們沒有拿到2017年最新統計數據,但創業移民申請主要是中國申請人遞件沒有什麽異議。
我們可找2016年數據證明——去年新西蘭的創業移民工簽申請中,中國籍占比70%,大大超過任何一個國家。
數據顯示上年度(2015-2016年中)共386人獲創業工簽。其中70%來自中國,美國和英國辦理此類簽證的均不到6%。
2016年排在創業工簽前十名的國家依次爲:
中国: 277
英国: 11
印度: 10
美国: 10
马来西亚: 6
日本: 6
俄罗斯: 6
韩国: 6
德国: 4
越南: 3
然而盡管中國申請人占大多數,現在卻遇到多個難點,導致拒簽率居高不下,甚至讓人失去希望。
新西蘭百倫移民公司負責人倪先生對新西蘭微財經說,移民局現在對行業要求也相當嚴,“如果你不是做高成長的,或者高科技的,或者是能出口新西蘭産品的,能明顯增加本地就業的、對新西蘭貢獻明顯的産業,就基本上不會批。”
其实现在看来,这是向政府施压的一个过程,其中的主导人物,当然就是前移民部长,现在在做移民顾问的Tuariki Delamere了。
而且,他接手的幾個案例,都上媒體了,而這幾個悲劇案例産生了很大的施壓效果,這是我們在上個月的報道:
各個不同族裔、各個不同背景的無法獲批的創移申請人,上媒體吐露心聲,自己如何按照新西蘭的既定移民規則,卻慘遭拒簽……
陳女士,來自中國的創移,
“我不想離開這裏,不只是爲了我,還有我的兒子,我的生活,都已經在這裏了……
Maria女士,來自瑞典的創移,
“這太可怕了,人們來到這裏,他們好好工作好好經商,然後卻……你知道,等來的是,你們走吧……這太可怕了……
Margreet女士和丈夫Jan,來自荷蘭的創移,
“你必須要有利潤,等你有了利潤,還是一個No……要把你踢出去。我們能回荷蘭嗎?(丈夫搖頭)我們已經離開荷蘭10年了……
這不是申訴大會,這樣的案例已太多,對于一只腳已經踏進來的申請人,這公平嗎?
“(移民局)給我的感覺是,‘我只喜歡你的錢,不喜歡你來新西蘭。你的錢已經投到了,你可以走了’。”
接著,就是最後攤牌了……
等到大家都已經了解到了創業移民的艱辛之後,就可以正式呼籲,請更改這個政策吧。
于是,他先致信现任移民部长Iain Lees-Galloway和商务部长Kris Faafoi以及总理,要求重新他代理的这几人的移民申请。
然後又通過媒體呼籲,要求更改現行的政策。
也許是爲了讓政府好下台階,大家還達成共識:“這些政策都是前任國家黨政府殘留下的、沒有效果的政策”,所以我們現在改“是應該的”。
于是,現任部長Lees-Galloway在4月份開始表態了:政府將“采取行動”,已經了解到外界對創業工簽的擔憂。
“這算是上屆政府留下的移民問題中的一個,我們決定正確處理。”——這算是一個比較光明的表態。
然後,到今天終于確認了,創移政策就會改……
于是,喬鴻移民,今天的消息出現了:
移民部長Lees-Galloway確認:將重審創業移民工簽政策。
他已責成商業、創新和就業部(MBIE)針對這些政策“不如預期有效”的狀況“做做工作”。
报道称,这也是对Tuariki Delamere申诉信要求的回应。
这位老哥在申诉信中,直接要求移民部长Jacinda Ardern,把现在的创业移民政策和其他的"anti-Chinese”(反华人)政策对比对比。
移民部長Lees-Galloway只能承認:他部分同意Delamere前輩的意見。
“前任政府處理創業簽證真的很差,都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他再次確認:MBIE的政策重審工作就要開始,一做完工黨政府大選前承諾的幾件事之後馬上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