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资讯移民感慨加拿大医保免费的代价 你无法体会的心酸(四)
有人也許會說,花錢麽,爲什麽不花錢買效率?問題是,護照移民,在加拿大有錢也沒處花。
在加拿大,公立和私立醫療體系是互不交錯的:牙科、眼科、理療等自費項目政府不會投資,而一般醫院則不允許商業資本進入,如果您願意多掏些錢,可在醫院裏享受好一點的病房,但您仍需跟住普通病房的患者排同樣的隊,也就是說,加拿大幾乎沒有可花錢買效率的私營普通醫院。
其實近年來改革醫保的呼聲也不低,方向也有人指明:改變全國營醫療體系,允許高價私立醫院開業,以減少等候時間;改變全免費醫療制度,允許家庭醫生、專科醫生門診適當收費,投資移民,以減少財政壓力,改善醫療設備條件,提高醫生積極性。問題是說來容易做卻難。
Ipsos-Reid民調公司曾做過調查,80%的受訪醫生希望醫改,而加拿大醫療協會更宣稱“醫改非做不可”,普通民衆則不以爲然,大多數普通加拿大人甯可忍、等,也不願喪失醫保的“平等、福利與公平”,讓部長、總理跟自己一起排隊就醫,是許多加拿大人感到十分自豪的事。
不僅如此,加拿大對資格證書要求很嚴,醫生、護士都需持醫護協會所頒發的證書才能上崗。爲確保自身利益,醫護協會始終拒絕吸收私立醫院醫護人員爲會員,也不允許持有本協會證書的醫護人員去私立醫院工作,否則吊銷證書,開除出會,正因如此,曾出現的個別私立醫院試點均很快夭折,因爲他們既招不到醫生,也招不到護士。不僅如此,一些媒體經調查發現,私立醫院在現有體制下非但未提高醫療效率、減少等候時間,反倒讓等候時間更長,因爲這些私立醫院爲確保生存和規避責任,總是挑最沒風險的手術做,結果讓公立醫院的隊排得更長。一些患者尖刻地指出,如果醫改的結果是醫生賺更多錢,窮人卻看不起病,那麽不改也罷。
對于旅加華人,如今則早已總結出一套應運而生的“救生指南”:慢性病不妨在加拿大治,既省錢又沒風險;如果發現得了要命的疾病,或懷疑有什麽疑難雜症,那麽就趕緊動身南下,去醫療資源“優質優價”的美國,或幹脆買張機票打道回府,去這些可以花錢“加塞”的地方先把命保住,然後再回歸慢條斯理的加拿大“不花錢醫保”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