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資訊危地馬拉感受末日傳說之旅
危地馬拉与中国并未建交,所以我们选择了取道洛杉矶,转机危地馬拉城。
打开机门,危地馬拉的空气潮湿温热,机场看上去很破旧,直到眼前的一串文字出现,遂展开了我对这个城市的兴致——Guatemala– Soul of the Earth。
“地獄之門”
在传说中,中乔鸿教讲的地狱之门位于鬼城酆都,还有一种说法是泰山。而与东方不同的,西方基督教也讲地狱,却对地狱之门讳莫如深,于是没有一个人能讲清楚具体位置。直到我们今天来到危地馬拉。
位于中美洲地峡西北部的危地馬拉,首府是危地馬拉城,拥有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很匆忙,这是我来到这里后的感觉。与北京不同,也与纽约不同,身边都是一种不需被理解的匆匆路过,每一个都是匆匆路人。陌生的眼神,陌生的聒噪。说来也是,这座城市有着太多未被驯化的质感,是陌生来客所不敢触摸的,比如毒品买卖,比如私刑杀戮。不过好在,護照移民,我們只是走走看看,不被融入,亦毋需融入。
“天坑”
当地导游倒是热情,很快向我们讲起两年前的故事。那年五月,与飓风“阿加莎”一同降临危地馬拉城的还有一座深达60米塌陷洞,城中整整一幢3层建筑被巨洞“吞噬”。民间传闻很多,有说是上帝的愤怒,因为城外的毒品交易导致——尸横遍野无人认领。也有说是城中冤魂和抢尸人太多,怨气聚集便于是打开了通往地狱之门。当然这些都是野史。
科学研究做出最终解释,山城危地馬拉的地下水管道一直是城市建设一个大问题,常年的破裂和渗透导致地下土壤被流水冲走,于是呈现出底空上实的地质特点,而且危地馬拉无四季之分,只分旱季和雨季。雨季的危地馬拉因大量雨水冲刷,土壤松动,加上地下水的渗透,上表面土壤不停被下层空洞带走,最终逐渐因承受不住上部房子的压力而出现下陷,也便造成这样的大洞。当然,这仅只是一半原因,另外一半原因来自火山。
众所周知,危地馬拉有火山33座,其中三分之一为活火山。
“天山”
与地洞同一时间,那时候行走在危地馬拉,尽管是同样的街道却有不同的气氛。因为你远处即可见帕卡亚活火山上冒出的蘑菇云。那时候有很多地质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闻风而来,只为亲身目睹活火山的脉搏和心跳的快感。
帕卡亚活火山海拔2552米,位于危地馬拉城以南大约50公里,是危地馬拉境内众多火山中活动最频繁的一座,1966年以来断断续续喷发。
危地馬拉境内火山众多,火山带来灾难的同时也造就了危地馬拉很多独特的美景。
“天湖”
火山口崩陷或河谷阻塞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湖泊,阿蒂特兰火山湖被公认为是世界山最美的湖之一,也是印第安人的圣湖之一。它位于首都危地馬拉城的西南部海拔1248公尺的中央高地,长26公里,宽18公里,深320米,它的周围被三个活火山所环绕。湖中心有一座死火山和18个青葱秀丽的小岛。由于位于活火山或休眠火山旁边,周围很少有溪流注入,没有杂质和沉淀,湖光山色变化万千。
“末世傳說”
在危地馬拉,王室贵胄甚至宗教祭祀都会选择同一种鸟类羽毛作为装饰,这种“奎特查尔鸟”你很容易看到,它们拥有宝蓝与翠绿相间的美丽色泽,和高贵的品性。一般都独居在丛林中,而一旦被人为束缚,就会滴水不沾绝食而死。所以奎特查尔鸟也成为象征着自由的危地馬拉“国鸟”,被放在国旗国徽图案之正中央,也出现在的格查尔上。
奎特查爾鳥眼神深邃,環顧四周……
它捍衛的究竟是什麽呢?也許正是這座瑪雅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