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資訊引進移民,日本群衆有話要說
“管理員請幫幫我。”
紙條上的這句話,成了一位老人向世界發送的最後信號。當鄰居聞到異味後報警,警察進入老人家中時,他已經去世了兩個月之久。
他沒有工作,終日閉門不出,家中水電和煤氣已經停掉5年,他究竟是怎樣度過生命裏最後的時光,沒人知道。
在日本,“孤獨死”已經不再是個體的離奇事件。
過去10年,“孤獨死”的日本人數增加了3倍,2017年當年,約有4.7萬人孤獨死。
孤獨的不僅是人,還有城市。
2007年,北海道夕張市宣布破産。
這裏曾經是日本的礦業重鎮,礦業沒落後,在人口凋零和産業外移的雙重夾擊下,夕張市成了日本第一個“城市消亡”的案例。
一項預測顯示,到2054年,全日本2014年存在的1799個城市中可能有896個會消失。
年輕人啊,你們都去哪了?
日本絕對算得上人口大國。
全國人口大約1.27億,在世界上排名11位,人口總數與俄羅斯相近,相當于英國和法國的總和,接近加拿大人口的四倍。
但人口大國,並不等于人口強國,日本有自己的苦衷。
2017年的人口總數中,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爲3411萬人,占總人口的27%。
每三個日本人中,有一個是65歲以上的老人。同時,日本人的平均壽命不斷刷新紀錄,位居世界先列。
2016年日本人的平均壽命,男性爲80.98歲,女性爲87.14歲。
另外一條引人注目的信息是,65歲以上老年人的人口總數已經是15歲以下孩子們的2倍以上。
年輕人生孩子的欲望越來越低,新生兒出生數量屢創新低。按照當前的趨勢發展下去,到2110年日本人口將大幅減少至4286萬人。
這急壞了首相安倍晉三,他稱之爲“國難當頭”。
出生率越來越低,而老年人越來越長壽,“少子老齡化”問題是日本的第一“國難”。
日本厚生勞動省預測,到2025年,全國老人護理領域的勞動力缺口將達到37萬人;國土交通省預測,到2033年,全國可能有三成空置房屋;財務省預測,到了2065年,日本每一名勞動者要擔負1.3名老人的社保開銷。
形勢一片危急,“亡國滅種”似乎都不遙遠。
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誰說孩子必須得是親生的呢?
移民方案,還沒在政客們的案頭暖熱,大量覓食的外國人早已在日本搶灘登陸。
“最近很多容貌像非洲人的人住到這裏,還出現了很多二手車店。難道是要將日本的二手汽車倒賣去非洲嗎?”
當三重縣木曾岬町的6500位居民剛反應過來的時候,這裏已有近四百名外國人在此紮根謀生。
截至2017年6月,在日本居住生活的外國人已達247萬人。越南、尼泊爾、菲律賓、印尼、緬甸、印度等國的年輕人們離開自己的家鄉,齊聚在富士山下。
校园里的留学生、便利店的收银员、拉面店的服务员、生产线上的工人……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上出現了外国人的身影。
荒蕪的街區,也漸漸地熱鬧了起來。
老人越來越多,財政壓力越來越大,債務赤字不斷攀升,護照移民,經濟前景不明年輕人更不敢生,封閉空間裏的惡性循環就此上演。
打破魔咒的希望之一是外來的移民,但拴上腳鏈的馬車,始終步履蹒跚。
日本人有塊心病。
“日本是單一民族單一國家,在世界上也是少有而珍貴的。”
這就是大多數日本人對自己民族的看法。
人是日本人,地是日本地,吃著北海道的土豆,開著豐田的汽車,穿和服賞櫻花,這是日本人的執念。
一個長相迥異的外國人,突然入了日本國籍,娶日本姑娘嫁日本小夥,享受一樣的社會福利,爭奪工作崗位還有住房土地,偶爾還違法亂紀,不少日本人民還沒做好接受大規模移民的心理准備。
1990年之前,日本屬于嚴格限制國際移民進入的國家,即便是在“二戰“後經濟飛速膨脹的年代裏,勞動力極度缺乏,日本甯願雇傭老年人和學生兼職,延長工作時間,也不願接受移民。
貴爲日本首富的孫正義,也得遭受本地人的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