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資訊莫讓地中海淪爲“墳場”
喬鴻:莫讓地中海淪爲“墳場”
图为4月23日,在马耳他姆西达,当地民众向地中海沉船罹难者献花以致哀。乔鸿社乔鸿顾问 李佳摄
近日,在地中海臨近歐洲國家海域發生的數起非法移民船海難,共造成千余人死亡,在全世界引起強烈反應。
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聯合國有關機構和一些國際組織均對“地中海危機”表示重大關切,並批評歐盟沒有采取切實措施避免危機發生。潘基文呼籲歐盟加強對地中海非法移民的救助,支持相關國家打擊蛇頭的力度。聯合國人權高專紮伊德嚴厲批評歐盟的移民政策,稱由于歐盟的冷漠和不作爲,地中海已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墳場”。歐盟安全與外交政策高級代表莫蓋裏尼表示,對待非法移民問題,歐盟不能再“口惠而實不至”,應該將計劃落實到行動上。歐委會已在20日的外長和內政部長緊急會議上制定出“十點計劃”。
利比亞非法移民最多
據統計,今年前4個月,因追求“幸福生活”而殒命地中海的非法偷渡移民已達到1600人。自“阿拉伯之春”以來,從非洲向歐洲偷渡的非法移民呈大幅度上升趨勢。從2002年至2010年,在意大利登陸的非法移民大約爲每年2萬人,而僅2014年一年,就達到16.9萬人!他們中的許多人來自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亞和馬裏等戰亂國家,還有許多人是來自埃及、科特迪瓦、塞內加爾、幾內亞比紹等國的經濟難民。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絕大多數非法移民的出發地是沖突頻繁、滿目瘡痍的“戰亂之地”利比亞。在卡紮菲時代,利比亞也曾是非法移民的“出發地”,但利比亞政府在2009年與歐盟達成了控制非法移民的協議,非法移民人數當年就大幅減少了。卡紮菲倒台之後,“叢林法則”成爲偷渡團夥的“法律”,爲了贏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蛇頭更加肆無忌憚,而且冒險采取超載的偷渡方式。
歐盟難辭其咎
非法移民大量遇難案件將人們的目光引向歐盟邊境檢查和移民政策。歐盟曾推出“地中海使命”海上救助非法移民政策——在與利比亞相鄰的國際海域布置救護船只,以便在遇到緊急情況時迅速施救。但此項政策飽受诟病,因爲只要蛇頭將非法移民“安全地”運送到公海,不管發生什麽情況,肯定都能夠得到歐洲人的救助。歐盟許多成員認爲,投資移民,“地中海使命”不僅不能減少非法移民,反而“助纣爲虐”,給蛇頭組織非法偷渡提供了“保護傘”。有鑒于此,從2015年1月1日起,歐盟用“海神”計劃替代了“地中海使命”。“海神”沒有“救助使命”,僅僅是在地中海監控歐盟成員國水域安全。但結果是,2014年前4個月,只有96名非法移民死亡,而今年前4個月則達到了1600人。
作爲非法移民通往歐洲的主要“登陸地”,意大利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已經處于飽和狀態。另外,沒有其他歐盟成員願與意大利分攤每年1.08億歐元的“非法移民費用”。德國、法國、瑞典等國紛紛表示願爲非法移民提供更多的居留證,但遠水難解近渴。意大利不得不放松對《都柏林條約》規定的“嚴格審核政治難民”的執行力度,將一些非法難民“送往”北歐國家。但這還只是冰山的一角。據歐洲情報部門提供的信息顯示,目前,約80萬至100萬名准備到歐洲“討生活”的非法移民正在向利比亞聚集。
動亂和貧困是主因
有分析人士指出,“地中海危機”的主要根源是動亂和貧困。由于曆史原因,長期以來,歐洲就是非洲移民的主要目的地。隨著工業化和現代化的發展,歐盟國家人口結構普遍老齡化,需要大量移民補充工作崗位。盡管歐洲面臨著整體經濟不景氣、複蘇乏力、就業困難等困境,但對于正在經曆戰亂和貧窮之苦的非法移民來說,歐洲是“天堂”。誰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因此不惜拼命一搏。此外,發達國家的企業在世界各地,除了利用和占有當地自然資源盈利外,沒能給當地人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且,歐盟不透明的移民政策也必須改革,歐盟應利用移民額度數量和有序的評分制使移民問題合法化和透明化,這樣會減少“地中海危機”的發生。
在布魯塞爾工作的利比亞喬鴻顧問阿裏·瓦伊達感歎道,歐盟對利比亞的現狀視而不見。法國等歐盟成員在2011年參與轟炸利比亞,用軍事手段摧毀了利比亞舊政權,將利比亞“從獨裁和專制下解放出來”。如今,護照移民,數年過去了,利比亞卻陷入地方武裝分子之手,西方國家對此又袖手旁觀,任其混亂。社會動亂導致經濟停滯不前,民不聊生。西方國家號稱尊重人權和民主,他們打破了利比亞的舊秩序,卻“無心也無力”幫助利比亞人民建立一個符合自己國情的新秩序,這是西方的民主輸出方式,也是一個值得國際社會深思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