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資訊綿陽市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全面推進“三個加快”,奪取了災後重建的全面勝利,保持了經濟高速發展強勁勢頭,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實現了“十二五”綿陽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開局。
??一、综 合
??綜合經濟發展提速、結構向好。2011年,綿陽經濟保持較快發展勢頭,實現GDP1189.1億元,增長15.2%,GDP總量突破千億大關。其中: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199.2億元,增長3.8%;第二産業實現增加值616.6億元,增長22.8%;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373.3億元,增長9.9%。全市三次産業結構爲16.7∶51.9∶31.4,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11年實現民營經濟增加值650.7億元,增長19%,民營經濟占GDP的比重達到54.7%,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
??基本單位總量穩定增加。2011年末,全市共有基本單位30086個,比上年增加405個,增長1.4%。全部單位擁有從業人員77.69萬人,比上年增加6.63萬人,增長9.3%。其中:法人單位22557個,增長3.2%。2011年底,全市“三上”企業達到1744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67戶,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213戶,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企業205戶,資質內建築企業268戶,房地産企業291戶。
??物價逐步回落。2011年,全市居民消費品價格指數上漲4.9%,比一季度回落1.3個百分點,比上半年回落0.7個百分點,比前三季度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食品類上漲11.1%,居住類上漲6.0%,是帶動物價上漲的主要因素。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上漲1.5%,工業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上漲11.2%。
??企業家信心、經營景氣指數略有波動。2011年,全市企業家信心指數:一季度爲142點,二季度爲125.4點,三季度爲134.3點,四季度爲125.1點。企業景氣指數:一季度爲136.3點,二季度爲131.8點,三季度爲140.1點,四季度爲126.5點。說明企業家對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較爲擔憂。
??兩化水平快速提高。2011年,綿陽工業化率達到44.7%,比2010年提高3.2個百分點,與全省的差距由1.7個百分點縮小到0.4個百分點;城鎮化率達到41.84%,護照移民,比2010年提高1.99個百分點,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科技城建設加快推進。2011年,科技城範圍實現GDP746.7億元,增長17.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14億元,增長23.5%;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603.1億元,其中固定資産投資555.9億元,增長18.1%;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2.9億元,增長20.0%,新三城建設加快推進。
??二、农 业
??農業生産穩步增長。全年實現農業總産值328.9億元,增長3.9%。其中:農業總産值增長5.5%,林業總産值增長8.2%,牧業總産值增長1.5%,漁業總産值增長6.5%。實現增加值199.2億元,增長3.8%。
??種植業實現增産。全市農作物總播種面積67.4萬公頃。其中:糧食播種面積43.9萬公頃,比上年增長0.1%;油料作物播種面積13.5萬公頃,增長0.9%。全年糧食總産量達到238.9萬噸,增長2.1%。其中:大春糧食産量173.7萬噸,增長2%;小春糧食産量65.2萬噸,增長2.5%。主要農産品中:稻谷産量98.3萬噸,增長1.7%;小麥産量56.5萬噸,增長2.6%;油料作物産量32.4萬噸,增長4.7%;蔬菜産量190.8萬噸,增長6.6%。
??養殖業生産略有下降。全年出欄生豬576萬頭,下降2.9%。實現肉類總産量62.3萬噸,下降0.2%;禽蛋産量15.3萬噸,增長1.9%;牛奶産量2.4萬噸,下降1.6%;水産品産量9.8萬噸,增長3.7%。
??綠化造林穩步推進。全市森林覆蓋率達48%。全年利用國家到位資金3億元,完成造林面積6.2萬公頃。全市有自然保護區11個,自然保護區面積33萬公頃。全年收獲大宗林産品1.4萬噸,比上年增産1677噸,其中:油桐籽170噸、棕片110噸、核桃13578噸、生漆24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