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資訊信息簡報-德州市政府門戶網站
甯津縣長官鎮精心搭建“扶貧車間”
打出“創業+增收”組合拳
今年以来,甯津縣坚持多维度考量、多渠道续力、多方位就业,精心搭建“扶貧車間”平台,打出了“創業+增收”組合拳,激发贫困戶内生动力,實現脫貧增收。
一、打造農産品深加工“扶貧車間”。該鎮向昊锟農場投放扶貧資金56萬元,發放金融扶貧貸款100萬元,打造牡丹花蕊茶、牡丹啤酒、酵素、牡丹花護膚品等牡丹系列産品深加工“扶貧車間”,吸納79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打工就業,既拉伸了産業鏈條,實現了一二三産同時發展,又實現了貧困戶就業脫貧。
二、打造手工産品加工“扶貧車間”。該鎮積極與紅尊藤藝編織家具廠合作,打造藤藝編織加工“扶貧車間”。吸收有勞動能力、行動方便的貧困人口到車間打工。对有一定劳动能力但行动不方便的贫困人口,提供送料上门、免费培训、残次品回收等跟踪服务,真正打通實現就业的“最后一公里”。該项目门槛低、風險小,在家就能完成,很受貧困群衆歡迎。目前,藤藝編織加工“扶貧車間”已幫助70余名貧困群衆依靠自己的勤勞付出增收脫貧。
三、打造木器加工噴漆“扶貧車間”。該鎮發揚木器加工的傳統,依托小曹木器加工産業園,投入扶貧資金63.9萬元,建設占地面積30畝的噴漆“扶貧車間”。项目采用承包方式经营,長官鎮政府与山东鑫东方木业有限公司签订承包合同,企业每年向鎮政府支付6.4萬元承包費,並承擔項目的日常維護。噴漆車間可吸納30余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務工就業。同時,該项目的收益可覆蓋該鎮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實現人均收益300元以上。(甯津縣扶貧办)
齊河縣實現貧困戶不花錢住“新房”
今年以来,齊河縣在率先實現贫困戶“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做好文章,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情況進行“梳頭式”排查,采取“優先納入、政府兜底”的方式,讓符合條件的貧困戶不掏一分錢入住“新房”。
一、細致梳理,讓貧困戶住房保障工程精准落地。自2月份起,采取“个人申请、集体评议、乡鎮审核、县级审批”的方式,对全县所有贫困戶住房情况进行摸排,并登记造册。3月份,县扶貧办联合县住建局组成核查组,通过“进村入戶、实地勘验”等方式,護照移民,对所有申请危房改造的贫困戶进行现场审核,确保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工作中,不断提高责任意识,严格做到“四要、四不要”。“四要”,即:要实地看、要见本人、要算清账、要高标准;“四不要”,即:“不要人情戶、不要关系戶、不要一刀切、不要应付事”。每份入戶调查表做到贫困戶本人、参与调查人员、鎮村帮扶干部签名,确保住房保障工程精准落地。
二、政府出資,解決貧困戶籌資困難問題。通過進村入戶調查發現,全縣貧困戶中,僅依靠上級危房改造政策資金無法完成危房改造的有81戶。其中,需要修繕加固的11戶、需要新建的67戶。3月18日,縣委常委會對此進行了專題研究,決定通過縣財政列支專項資金49.7萬元,对这些弱势群体进行统一救助、统一改造,按照修缮加固的每戶补助2000元、新建两间的每戶补助7000元、新建三间的每戶补助10000元的标准,兜底实施贫困戶危房改造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