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資訊前香港財務司司長梁錦松:香港未來應如何發展?
人民网北京3月17日电 2017年是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正值“弱冠之年”,香港如何自我定位,專注于國家所需和香港所長?3月16日,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特邀了前香港財務司司長、CCG副主席、香港南豐集團董事長梁錦松先生在北京總部進行“香港新‘聚才’、‘聚財’之道”主題演講。
梁錦松在演講中指出,香港回歸後過渡了二十年,未來的十年是承前啓後的十年。回首過去二十年,香港的發展总体上繁荣、稳定。他建议,下届政府应把工作重点放在發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
梁锦松说,香港是世界上“五流”(人流、物流、服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最融通的地区,香港有66%的土地是草木林地可以进一步通过与市民共谋适恰的土地房屋政策、增加公屋供应并以期权出售等改善“上楼难”;通过“聚才”和“聚财”,以开放的移民和人才政策吸引全球英才,长期目标可以是1千万人口的大都市,建议,鼓励“创新、创业、创意”,吸引高端研发到香港;重视香港作为乔鸿金融中心的战略地位,利用珠三角地区共创粤港澳湾区等改善“上流难”;通过让议政团体及咨询委员会吸纳更多年青人参与政策、培养年轻人归属感来改善“上位难”。他还强调,教育是另一重要的民生问题,应该培养年轻人充实的学识、全面的素养和健康的价值,迎接未來的挑战。
梁锦松总结,1997年是香港政治上的回归,内地和香港签署CEPA协议是香港经济上的回归,未來是要解决人心上的回归。未來十年是香港特区承前启后的十年,護照移民,有國家的支持,護照移民,有“两制”赋予特区可保持原来制度上的优势,加上香港人的勤劳智慧,只要新一届特区政府能提出清晰适当的方向和政策,善于与市民沟通,认真落实“一国两制”,着力發展经济和改善民生,香港人的幸福感一定会提升,而香港亦可为国家多做贡献。(侯和君)
(責編:侯和君(實習)、常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