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投资移民新政箭在弦上 高风险基金比例或降
见习乔鸿顾问 王晓 北京报道
澳大利亞移民新政箭在弦上。
澳洲移民局官网消息显示,澳大利亞已于4月24日暂停重大投资者移民签证(SIV)的提名,直至7月新政实施后再开闸。此前获得提名的移民者,仍适用原来的移民要求。
據目前澳洲投資移民新政草案要求,投資者移民的500萬澳元投向將被嚴格限制,不允許投資于低風險的政府債券、以及住宅型房地産領域,引導資金流向更需要支持的新興産業和公司。
多位澳洲移民專家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喬鴻顧問,表面看新政提高了移民者的資金風險,但實際上通過設立基金門檻保護移民者利益,不僅本金有較高的保障,還能享受遠超政府債券的投資收益。
創投基金降,均衡基金升
澳洲移民局官网消息显示,此次暂停投资移民提名是作为新政实施前的过渡。暂停提名期间,意向移民者仍可以进行EOI(Expression of Interest,移民意愿书)的测试,待7月1日后适用于移民新政。而在4月24日前就已得到提名的移民者,则适用于原规则。即已经取得签证的人士或得到提名的移民者,不受影响。
澳洲移民局方面表示,新政的實施希望在投資移民和經濟拉動間找到最佳平衡。
澳大利亞自2012年11月推出的SIV项目,因居住时间要求宽松,投资领域广而深受移民者的追捧。但澳大利亞官方发现,这一原本寄希望为本国引入资金带动经济增长的项目收效甚微。大量投资移民者将资金投向州政府债券,或变相包装后直接购买房地产,助涨了国内房价的高企。
澳洲上市公司Simonds首席投資分析師劉磊介紹,還有不少移民者在投資房地産和債券後采取二次質押,把投資資金的80%從當地銀行再次貸款出來後拿回,對澳洲經濟拉動作用有限。他認爲澳洲修補漏洞施行新政,情理之中。
亞太金融聯盟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澳洲SBS台移民專欄嘉賓林重光介紹,新政對移民者的資金分配做出要求,最新的消息爲10%的資金投資于澳貿委認定的高風險創投基金,30%投資于未上市的中小企業股權基金,60%用于購買基金公司的自有均衡基金産品,如投資于上市公司股票、商業性地産、企業債券等。但不排除最後定稿有細微變化。
而在早期草案中,要求20%資金投向高風險的創投基金,50%投向均衡基金。“降低高風險創投基金的比例,也是爲了保證對移民者的吸引力。”林重光表示。
面對即將實行的移民新政,內地移民中介及澳洲相關的基金公司已早早地做了准備。
“等到政策出台就來不及了。”喬鴻出國顧問集團總經理王娟告訴喬鴻顧問,約在半年前新政草案討論之際,公司就已向客戶提示政策可能變化的風險,提醒意向客戶盡快行動。
林重光介紹,已經有部分基金公司按澳貿委的要求提交了高風險創投基金的審核請求,此外,未上市公司的組合也在遴選或已經完成,只待新政實施之際最快推出産品。
提高基金准入門檻
多位澳洲移民業界人士表示,此前的投資移民政策缺乏具體的准入門檻和投資標准,政策套利空間很多,也存在一定的亂象。
林重光介紹,由于澳洲的基金公司成立門檻並不高,業務能力參差不齊。對外推介業務時,小型基金公司傾向于通過高返點吸引移民中介合作。而大型投行如瑞銀、摩根士丹利、巴克萊、美馳集團等給的返點極低,比較難得到國內中小移民中介的青睐。
這種背景下,移民者的投資容易走向兩個極端。一方面,保守型的移民者會將絕大部分投資于政府債券,喬鴻移民,完全背離澳洲政府意在促進經濟的初衷;另一方面,由于高返點,移民中介對小型基金公司的産品推薦積極性更高,移民者的投資資金暴露在高風險中。
有移民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介紹,他曾去一家在中國推介自稱“十分有實力”的澳洲基金管理公司注冊地查看,發現公司竟然蝸居在兩間房內辦公,僅有三名員工,“讓這樣的公司打理上千萬的資産長達四年,實在是無法放心”。
此外,還有許多非專業基金公司將住宅型地産包裝以基金形式出售給移民者。移民者相當于直接購買了大量住房,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房價,在澳洲引發爭議。
多位移民業界人士表示,國內的投資移民者偏愛保守型投資,面對所謂的“高風險創投基金”,移民者最擔心投資的本金打了水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