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移民和留學生 教育资源差别大
新加坡教育領先全球,但保和移民提醒廣大家長,去新加坡留學不一定能享受到真正優質的教育資源。實際上,以外國留學生身份在新加坡求學,待遇和資源跟新加坡居民(公民和永久居民)差別非常大。以下看保和移民爲您全面解讀:
1. 学费
在新加坡学校的学费方面,外国留學生跟新加坡居民的差别就很大。
以最新調整的2017年學費爲例:
留學生的大学学费几乎是新加坡居民的3倍!在学费方面,如果是以新加坡居民身份入学,要比留學生享有更多优惠。
新加坡的小學入學報名分爲七個階段,學生家長要按照自己所屬的階段報名。每年,成績好的學校都會受到熱捧,多數名校學額難求。每個孩子只能在一次注冊一個學校,若注冊多個學校會喪失所選學校的錄取資格。
2. 小学报名
以上不难看出,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PR)享有小学的优先报名权,小学报名的前6个阶段开放给公民和永久居民,最后一个阶段开放给留學生(非公民和非永久居民)。因此保和移民建議廣大家長,由于新加坡教育模式跟國內不同,想讓孩子接受新加坡教育要趁早,年紀越小越容易接受新加坡的教育方式,跟上教學進度。如果想讓孩子去新加坡上小學,保和移民建議家長們盡早規劃移民,因爲在小學報名政策上,擁有新加坡身份更有優勢,將小孩送入名校的機率更大。
3. 入学抽签
新加坡的小學、中學和大學之前的教育(初級學院、理工學院、工藝技術學校等),在遇到多個學生爭取同一個學額的情況時,通常根據成績優先和居民優先的原則進行抽簽。
1)小學報名
對于第一次幫孩子報名的新移民朋友來說,既不是校友成員,也不是學校老師的子女,沒有子女就讀在同一個小學,2B前面的階段通常是沒份的。少部分有心的家長提前幾年做了義工,在2B階段(學校義工、基層領袖義工)可以報名,大部分家長還是要等到2C階段(按照家庭地址就近入學)這時候才有機會報名。而熱門的名校到了2B階段很多就要抽簽,到了2C階段所有熱門學校都要抽簽。
按照教育部的解釋,2B和2C抽簽的順序和兩個因素相關:第一,孩子的身份;第二,家庭住址和學校的距離。
舉個例子,在2B階段的某名小,有30個義工給孩子報名。其中5個PR孩子,25個新加坡孩子,2B階段有27個學額可供申請。報名截止後,首先按照孩子身份提供學額。25個新加坡孩子不分距離家庭住址遠近,全部獲得學額。5個PR孩子裏,有4個居住在學校一公裏之內,一個居住在1-2公裏。居住在1-2公裏的PR孩子沒有抽簽資格,自動出局。其他四個PR孩子接到學校抽簽通知,爭奪剩余2個學額。
上面舉的例子可以看出,小一報名的競爭非常激烈。新加坡本地的出生率雖然逐年下降,但是隨著家長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本地家長削尖腦袋把孩子送進名小,殘酷的學額爭奪戰這幾年越演越烈。
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如果想要把孩子推入名校,第一要解決孩子的身份問題,新加坡孩子入學擁有絕對優先權。第二就是最好住在名校1公裏之內,確保需要抽簽的時候自己不至于提前出局。如果有時間可以提前兩年申請學校義工,就比別人更多了一次機會。
2)中學及初級學院、勵仁高中、理工學院、工藝技術學院招生
學生提交了學校志願後,新加坡教育部就會依據成績、志願、學校學額和學生身份,將學生分配至不同的院校。
成績較好的學生會按照他們填寫的志願順序分配至相應院校,如果第一志願院校已經滿額,則會按照志願順序被分配至其他院校。
如果两名成绩相同的学生竞争同一所院校的最后一个学额,那么他们将被按照身份分配,新加坡公民优先,其次是永久居民,最后是外国留學生。
如果兩名新加坡公民競爭同一所院校的最後一個學額,那麽他們將被按照成績分配,成績更高的優先入學。
如果兩名成績相同的新加坡公民競爭同一所院校的最後一個學額,那麽將由電腦抽簽決定誰能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