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女性医疗服务 新加坡华人女子被称"送子观音"
畢曉瓊(中)和黃榮業教授(左)及亞洲第一例試管嬰兒李健玮合影。
畢曉瓊選擇雙語環境的新加坡作爲第二次移民的地方。
中新网9月4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从中国移民美国,四年前再移民新加坡的毕晓琼,有着丰富投资经验。以往的投资领域包括房地产、医疗器材、生物科技项目等,移民新加坡之后,她选择投资医疗服务领域,也为提高新加坡的生育率助力。
今年8月8日,位于新加坡诺维娜专科中心(Novena Specialist Center)6楼的“心佳馨试管婴儿中心”正式成立。这家试管婴儿中心是由新加坡本地知名妇产科医生黄荣业担任医务总监,他在1983年成功培育了亚洲首个试管婴儿。心佳馨试管婴儿中心属于私人医疗集团心佳馨(Sincere),与去年成立的心佳馨妇女专科中心坐落在同个地点,为求诊者提供一站式医疗服务。
創辦這家醫療集團的是從中國移民美國,再移民新加坡的畢曉瓊,有著豐富投資經驗的她,以往的投資領域包括房地産、醫療器材、生物科技項目等,移民新加坡之後,她選擇投資醫療服務領域,也爲提高新加坡的生育率助力。
畢曉瓊10多年前從中國移民美國,2008年來到新加坡,于2010年申請成爲新加坡公民。2011年9月29日,定居新加坡兩年多的畢曉瓊,攜手本地多名婦産科、乳腺科、婦科腫瘤外科、整形外科等知名專家,由黃榮業教授擔任醫務總監,成立了“心佳馨婦女專科中心”。
一站式醫療服務
談及爲何要在新加坡設立心佳馨醫療集團,畢曉瓊說是爲讓女性享有一站式的醫療服務,包含了從檢查、醫治、修複到醫療美容,有關婦科、乳腺科、乳癌、乳房再造、更年期跟蹤預防,女性子宮頸癌預防疫苗、手臂植入避孕膜等。畢曉瓊也捐巨款設立中國癌症基金會乳腺健康專項基金,提高婦女對乳腺病的認識。
基金會聯合其他團體,組織各項活動,去年10月15日,還組織了粉紅集體登長城,來自新加坡乳癌基金會的患者也參加了該活動。畢曉瓊說,自己要繼續普及女性乳腺癌健康知識的公益活動,在中國、新加坡及東南亞地區積極展開。
到了三八婦女節,由心佳馨醫療集團成立的心佳馨愛心基金組織醫生、護士志願爲新加坡低收入家庭婦女提供免費預防乳腺癌和子宮頸癌健康檢查。支持機構包括公益金、新加坡保健促進局和國家醫療保健集團等。今年的免費檢查對象是從家庭服務中心選出來的40名低收入和家庭遇到不幸的婦女。
畢曉瓊在美國生活了近十年,比較出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醫療條件差異,她說,最主要的不同來自設備環境和診所理念的極大差異。她強調女病人尤其有特殊性,爲了照顧隱私權,“心佳馨”每間診所都設置隔離設施,以及更衣室、內部廁所。
生育年齡老化
目前不孕症夫婦越來越多,有懷孕後的夫婦心存感激地戲稱畢曉瓊爲現代“送子觀音”時,畢曉瓊說,其實黃榮業教授才是真正的“送子觀音。”
素有亞洲“試管嬰兒之父”美譽的黃榮業是新加坡著名生育專家,于1982年率先引進試管嬰兒技術到新加坡,並在1983年成功培植了亞洲第一例試管嬰兒。1993年,護照移民,黃榮業首創的小組卵受精技術(SUZI)迎來世界上第一個使用這種微注射技術的嬰兒的誕生。同年,亞洲第一個用細胞質內精子注射所誕生的嬰兒也是黃榮業負責的。過去幾年,黃榮業治療的患者從每個月15對夫婦增至20對,他覺得這歸因于夫婦遲婚、工作壓力、健康狀況等原因造成不孕。
具有醫療工作背景的畢曉瓊同意黃榮業的觀點,認爲目前生育年齡老化是造成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衛生部的資料,2009年本地共有1158名試管嬰孩,比2007年的802名增加了44%。另外,願意接受人工受孕治療的不育夫妻也大幅度增加,2009年有3271名女性接受人工受孕治療,比2004年的1716名多了一倍。
爲女兒決定移民新加坡
畢曉瓊有三個孩子,投資移民,小女儿出生在美国,为了让小女儿能够学习中华文化,畢曉瓊選擇雙語環境的新加坡作爲第二次移民的地方。她在美国加州住了近十年,刚来新加坡便喜爱上这座花园城市。新加坡城市建设优美,人民文明、街道干净,和美国相比,在居住方面她没有感觉很大的差异,更何况新加坡人都是双语,文化习惯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