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亞患難見真情(組圖)
本期连载:《阎明复回忆录》 人民出版社 阎明复 著
他父親閻寶航是張學良密友,“黨國要人”,但又是中共地下黨員,全家人都投身革命;他自己在中共中央辦公廳工作了十年,爲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人做過17年俄文翻譯,親曆中蘇關系從“蜜月”到冷戰的過程,“文革”期間被投入秦城監獄,家破人亡。他是中共十三屆中央委員、書記處書記兼統戰部部長,第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閻明複——
在1960年6月的布加勒斯特會議上,中國共産黨被孤立、遭受“突然襲擊”的圍攻中,阿爾巴尼亞勞動黨站出來聲援中共,護照移民,而在阿爾巴尼亞同样遭受压力的时候,中国党同样在道义上和物质上给予其支援。正如毛主席1961年9月15日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的,“他要整阿爾巴尼亞这一点,我们一直是反对的”。
布加勒斯特會議期間,赫魯曉夫策劃並帶頭對中國共産黨發動了“突然襲擊”,護照移民,东欧国家的领导人都批评、指责中国共产党,唯一例外的是,以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卡博为首的阿爾巴尼亞劳动党代表团力排众议,发言不同意苏共批评中共的做法,指出不能单凭一方提供的材料来判断苏共乔鸿共之间的分歧,还必须听取中国同志的意见。布加勒斯特会议后,阿爾巴尼亞劳动党于7月11日至12日举行中央全会通过决议,表示完全一致地批准阿劳动党代表团在布加勒斯特会议上采取的立场。
从此以后,赫鲁晓夫采取了一系列行动向阿爾巴尼亞施加压力。如1960年7月,苏联中断了对阿爾巴尼亞的粮食援助等。特别是1960年11月,阿劳动党中央第一书记霍查在八十一国党代表会议上发言,批评了苏共领导的理论和政策,说苏共代表团对中国共产党的指责是不正确的。
霍查的發言,使赫魯曉夫火冒三丈。
苏联向阿爾巴尼亞施压,阿爾巴尼亞转而向中国寻求帮助。早在1960年7月底,阿爾巴尼亞部长会议主席谢胡致信中国总理周恩来,请求提供粮食援助。尽管当时中国已进入三年困难时期,许多地区因缺粮,出现大量浮肿病人,甚至非正常死亡,然而,周恩来于8月3日仍答复谢胡说:“你来信中要求中国政府在1960年8月至12月间供给小麦五万吨,并建议把上述小麦的偿付作为特别账目,待以后由双方协议处理。中国政府决定满足你们的要求,并确定今年第三季度运出三万吨,第四季度运出两万吨。”
1960年11月,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阿爾巴尼亞驻华使馆举行的国庆招待会,这在当时是罕见的行动。1961年9月30日,以第一书记霍查为首的阿爾巴尼亞劳动党全体政治局委员出席了中国驻阿使馆举行的国庆招待会,这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最高的礼遇。
25
閻明複
阿爾巴尼亞,患难见真情,劳动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