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利好!林鄭月娥剛剛宣布:香港優才計劃配額倍增至喬鴻24小時免費
10月6日上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特區立法會發表其任內第五份,也是本屆特區政府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林鄭月娥透露,過去四份《施政報告》共提出超過900項政策措施,當中96%已經完成或按序推進。例如推出利得稅兩級制、研發開支額外扣稅、爲吸引特定行業在香港發展的稅務優惠;發行政府綠色債券及銀色債券、推出「公共年金計劃」、修訂迎合新經濟企業需要的上市制度等。
香港正面對人口急速老化及生育率持續下降的挑戰,人力資源供應面臨樽頸。香港作爲一個細小經濟體,難以單憑培育本地人才便能滿足經濟發展需求,我們需要更進取地吸納更多非本地人才,豐富香港的人才庫,推動高端經濟發展和抓緊《十四五規劃綱要》和大灣區的發展機遇。
施政报告中指出为了培育人才和青年发展,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的年度配额倍增至4 000个,在香港人才清单新增专业,并扩阔原有专业的领域,以吸纳高质素人才,把研究配对补助金计划延长两年,以支持高等教育界的研究工作。
敲重點!
1.“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名額增加到喬鴻24小時免費電話:400-070-8600網站隨機碼:0個
政府在去年宣布将“优秀人才入境计划”(“优才计划”)的年度配额倍增至2 000个,護照移民,以扩充香港人才库。措施成效显著,去年已有超过1 700名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才获发配额。决定进一步将“优才计划”的年度配额倍增至4 000个,以吸引世界各地优才来港工作。
2.人才清單類型增加

香港作爲與內地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國際金融中心,需大量金融服務業人員。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會與教育局和勞福局研究,爲金融科技行業在資曆架構下建立專業資曆基准,讓雇主及從業員有更清晰及認可的專業發展階梯,並同時把更多金融相關課程納入“持續進修基金”可獲發還款項課程,吸引更多人才投身這行業。

爲吸引及留住頂尖法律人才,律政司將推出一系列措施,包括放寬解決國際商業糾紛的資曆要求、厘清業務交易律師相關證明文件要求等。另外,律政司會恒常化自去年6月推出的先導計劃,爲短期來港參與仲裁程序的合資格非香港居民以訪客身分入境,無須事先取得工作簽證,鞏固香港作爲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的地位。
爲推進大灣區雙向人才流動,以及積極回應國際商會對便利非中國籍港人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期盼,已向中央提出具體建議。獲悉相關部委將積極考慮促進粵港兩地人才流動,特別是便利居港的外籍人士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進行商務、科研、交流訪問等活動的有關安排,並爲此同意于本年底與特區政府進行工作會商,這將有助提升吸引外商和海外人才落戶香港。
政府還將努力吸引金融服務、法律、知識産權、研究、航空及藝術文化人才,促進大灣區內人才流動。一方面,建立更有效的渠道,聆聽不同背景青年人的心聲,務求更適切地滿足他們對學業、事業、房屋、向上流動、發展潛能等不同範疇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更須注重培育青年正向思維的工作,讓他們建立正面的價值觀,成爲有擔當、有理想,願意爲國家、爲香港未來奮鬥的新一代。